背著牌坊前行

「這兒鄉間的牌坊,幾乎都是為女人立的,為一些已經亡故的女人」
一座座牌坊,都在表彰女人「從一而終、寡而不嫁」的事跡,因此又叫「貞節牌坊」
我讀到此處心裏有很不適的感覺,就因為「貞節」兩個字,被世俗蒙上了骯臟的外衣。
開篇讀到這裏,腦袋裏的雷達其實已經響起了,猜測余秋雨先生會寫到封建禮教對女性的鞭笞。
從剛開始兩個石匠的發問,到用《熱冰》引出自殺女子的真正去處,我的心靈感受到了震撼。
不只是因為語言,更是因為語言背後所具有的張力。
那些墓裏失蹤的屍體,根本就沒有放進去過,放進去的只是空棺材,真正的女孩子們被家人送出山村,家人痛哭的不是生與死的離別,而是因所愛著的孩子飽受折磨卻無法幫助她們得到解脫的,那種無能為力的宿命感。
誰也不知道,載著女孩子們的一艘艘船會飄向哪裏,但至少會遠離這個「吃人」的地方。
封建禮教下,女孩子必須裹腳,守活寡,不準再嫁,命運的齒輪被刻板倫理操縱擺布,就像一個個木偶,活著,但找不到活著的意義。
好像生下來就是工具。
父母的內心必然是痛苦的,他們為了讓孩子得到解脫而將她們送出食人地,自己卻因為不能被周邊的人懷疑而永遠的留在了村子裏。
封建禮教的可怕在什麽地方,人們明知道有問題,但下意識的去遵從。
又不得不談到「奴性」一詞,忘記是在哪本書裏看到的了,但是這個詞很明了的展示了近代中國人最大的弊病所在。
想直起身擡頭怒視的時候,卻發現自己一直是跪在地上的。
這是一種思想的麻木,在封建禮教的操控之下,大家好像都失去了思考的能力,什麽應該做,什麽不應該做,仿佛都應該從寫滿著三綱五常的厚厚的字典裏去尋找出一個答案,找不到答案的時候就選擇隨大流,總是沒錯的。
雖然不符合歷史的推理邏輯,但放在我們現在的角度想,那個時候的人們未嘗不是清醒的,微弱的力量是無法與熊熊烈火相匹敵的,所以他們只能選擇逃。打不過就逃,總比待在原地發楞得好。
把女孩子們送出村子,行囊裏只能裝幾個肉饃還有貼身衣物。或許在世界的另一端她們得到了好心人的收容,又或許在某個角落茍延殘喘的活著,但至少,也比留在村子裏頂著那莫須有的封建禮教扣的蓋子要來的好。這是何等的決絕。
女性好像從降臨的那一天,就被判定是會被不公平對待的。很多人會罵一句「活該」,更多的人會選擇接受事實。
而余秋雨先生作為男性。選擇把這個故事寫出來,在當時的年代,又是有多大的勇氣。
最近一直有一種無力感充斥著周身,現實中發生了很多事情,讓我明白,有些人活得清醒是一件更痛苦的事,明知道這樣不對,但沒有辦法去改變,只能被歷史潮流順著往前推,做不了什麽,也許就是魯迅先生說的著火的屋子裏唯一清醒的那個人吧。
所以好像當個平庸的人也不是件壞事。
再者,平庸,亦或是特別,我不認為由社會評價一個人的價值,雖然是寫在醮文書上的鐵板釘釘的事。
故事中還寫到了兩位女性教師來到鄉村支教,意味新女性的思想代表,而我也認為這也代表著希望。
村民沒有辦法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這個世界,但是這個世界正在慢慢變好。
她們努力招攬村裏的女孩子來上學卻遭到一次次的冷拒,最打動我的是,終於有一個女孩願意來上學,讓她拿著紅旗(?有點忘了),趕兩公裏的路來上學。
這也是這個故事的結尾,把這個故事的基調最終帶向光明。
這其實就預示著,這個村子的陰霾終將隨著時代的更叠而被抹去吧,可是又有誰會記得那些被逼無奈被送出去的女孩子呢?
在很多村民眼裏還只認為是為持守「貞節」而自殺的女性。如果知道真相,又或許哪一天他們思想的大門被撬開,他們會表達惋惜還是震驚呢?
牌坊是女孩子們的「墓碑」,是她們死去的靈魂的墓碑,思想在裏面被埋葬,而永無脫身之日。
反觀,當今的時代呢
村民還在背著牌坊前行。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