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者清

        下棋時,因我棋藝不精,好友常常是無奈地搖搖頭,嘆一聲:"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其時只覺得既有理又應景。今天細細想來,回味無窮,在生活中也是如此。
        身在俗世中難免沾染上幾分世故圓滑氣,自以為是會做人的大家,然而還是像欺人者不知自己的暴戾那般,自我意識過盛而蒙蔽了眼。於是,這個時候還真的需要一位賢臣"魏征"來指正指正,像唐太宗一樣懂得"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的確,不通過鏡子的觀照,無法看清自己的相貌;不通過他人的評價,難見自己的品行。由此觀之,古人的"吾日三省吾身″所傳達出來的審己觀念是不完整的,在審己之前還缺了 接受他人評價這一個重要的過程。審己,是以自己所肯定的處世準則來評判自己的過錯並加以改正的,然而這些處世準則是生硬死板的字句,並沒有他人的建議來得靈性通達。《論教養》裏說:"必須以尊重的態度對待別人。″是否真正得到了尊重,這取決於被你所對待的人的感受,因此,在為人處事的時候,他人對你的建議是非常重要的。
         在"你"和"我"溝通來往的時候,"他″,恰恰是作為一個旁觀者來看待我們的所作所為的。所以上文的″他人″便是旁觀者。
         過去的事情已成歷史,留給我們的教訓可以明智。可諸君想過嗎?這句話其實是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看的,歷史上的″你″″我″可能是劉邦與項羽,也可能是曹操與劉備,我們之間的紛爭給後世留下的啟發是我們自己看不見的,只有後世的人以旁觀者的角度來看我們,才能得到許多經驗教訓。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司馬光才寫出了《資治通鑒》,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而我們現在的社會正缺少這樣心明眼亮的旁觀者,來為我們的社會指出錯誤,提出建議。
        當錯誤發生時,當局者是迷糊的,需要一個明事理,辨是非的明眼人,不然各說各話的爭吵鬥毆者只會紛擾不休,誰也爭不出個輸贏。曾有大文豪魯迅先生棄醫從文,以筆代戈,嬉笑怒罵,剖析了人性的黑暗,又激勵廣大青年推翻這黑暗。那時先生的言論是被當時的政府看作成反動文章的,因為他作為一個明眼人,恰恰戳中了那個黑暗社會的軟肋。在我家鄉,也曾有一位遠近聞名的李鄉紳,嫉惡如仇,敢於仗義執言,因此又被人們尊稱為"李公",不過我的老師對我說,這位李公其實也有不少人不怎麽喜歡他,原因我今天是明白了。
        我的祖母是不讓我寫有關政治的文章的,也不願我說起實話。因為說實話的人向來是不討好的,戴了面具,換了口氣,才算正常。但是今時不同往日 ,今日的中國是言論自由的中國,公民有權利作為旁觀者來吐露由衷的字句,伸張正義,打壓黑暗,為推動社會發展建言獻策。文章寫一遍不好,卻越改越好,歷史的發展也是這樣。歷史的發展總伴隨著變法革新,在改革中不斷進步,因此言語的力量可以作為一把刻刀,將我們的世界,這塊玉石,雕成一塊無瑕美玉。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