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更偏向於堅強還是懦弱

想這個字表明了我的懦弱和不確定性,代表著對習慣的追求並不是自我約束,演變成一種祈禱,因為經驗告訴我向來如此,盡力而為成了我偷懶的常用代名詞。由於日記的私密性和個人性,導致日記這兩個字有人喜歡有人反感,所以在開頭我還想說明一點,我所想寫的日記並不是所謂流水賬記錄今天吃了煎餅果子很美味等總惹人羨慕博眼球的東西,而依舊是雜文性質,寫一些當日看到的事件分析以及個人反思等相對中立的題材,不會太過抵消客人們的閱讀興趣。其實內容上應該和以前的雜文類差別不大,但與其本質上不同的是,那些雜文大都是有創作欲望/靈感時的作品,日記則是我自己夾有強迫性質的創作,即便沒有什麽有趣素材,也要憋點東西出來,讓自己充當甲乙雙方,訓練下文字元素的找尋組合過程。
你覺得人更偏向於堅強還是懦弱呢?
我個人的邏輯:
·大多數人活著是因為對生命的無條件盲從
·努力尋找/創造自我價值的原因,大多是因為無法安心承認自己面對世界的無能感,以及懼怕死亡
·在尋找真理的過程中,信息繁雜難以辨別,很多具有局限性的社會要求成為了束縛自己開闊思維的阻礙,並無意間把它們當成了信仰貫徹,即便這個信仰是極為片面的
·對於欲望的滿足我們也極為重視,為了和孤獨痛苦較量我們傾向選擇獲取興奮感和快樂,也常以興奮感和快樂當作生存目標,卻常會忽視其間的差別,畢竟心理上生理上的快感依舊可以細化再細化,益害傾向依舊是今日常見的倫理討論
·我們很難克製自身生理上的欲望訴求:性、饑餓等,經常會被其影響做出非理性的判斷。心理上的欲求也不容忽視(如對自由的追逐),缺損後通常也會伴隨生理上的不適,如疼痛、呼吸不暢等
·從個人經驗上來觀察,理智與欲望訴求等級相對一致且平衡的人比較少,更在乎個人利益選擇的人比較多,也就意味著相對短視的人比較多,大多數人的人生意義都不會建立在人類整體的角度上去進行追求,因為人類對事件的處理機能實在有限
·這也就意味著人類必將是一類需要靠生命損耗堆疊記憶,以此總結整體經驗成長的物種,其中信息流失、私欲膨脹引起的破壞性、和生命的短暫都是風險,會進一步引發個體的存在危機感,加深無能感
·從長遠來看人類整體或許是有向堅強邁出的可能性,但於今日視角觀察,我個人更傾向於人類都是懦弱的,我們的能力本質可能從誕生以來變化都不大,只是因為接受到了長期以來知識記憶的積累,科技的發展,才有了看似繁榮的表象
·對死亡的掙紮可視為堅強,也可以視為懦弱,懼怕死亡仍然是我們今日最主要的存活理由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