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老腔的震撼,我們應當是有一些感觸的。2016年春晚上一首《華陰老腔一聲吼》著實是將這種質樸的、自然的藝術形式拉進了大眾的視野。在模板化明顯、歌舞小品難有新意的如今,這可謂春晚舞臺上最感動人心的表演。
老腔,無論是白眉白胡子老漢帶來的原汁原味的老腔,還是與譚維維合作的流行化搖滾化版本“一聲吼”,都具有讓我們放下手頭的事兒凝神欣賞,乃至跟著奮力嘶吼的力量。這份力量震撼你我,感染人心。這份力量來自何處?
這份力量,來自土地。
老腔的震撼源自土地,源自關中大地的黃土,來自中國農耕文明鄉土社會賴以生存的鄉野田壟之間,來自人類在自然中生活時帶有的最本真不加修飾的淳樸與粗放。它震撼人心,是因為老漢演唱時高舉木磚專打板凳的響聲和那應著刺耳鑔鑼的呼喝般的歌唱,但不僅僅是因為其音量;老腔的震撼,是一種類似於陸遊的“貪嘯傲,任衰殘”的仰天長嘯抒胸臆的古意古韻。
老腔的震撼源自土地,源自神州大地,源自黃河一路沖刷挾裹的黃土砂礫。然而,老腔這種粗獷的西北民間藝術不止於獲得北方人的贊賞,而帶給天南海北的人以感動,這證明老槍蘊含的內核不是地域性的,片面性的,而是有代表性的。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老腔有黃土地的豪放,內蒙長調有藍天綠草的廣闊,蘇州評彈有著江南水土豐潤賦予的婉轉雅致。拋開區域範疇,我們會發現千百種帶給我們這樣的感動和震撼的東西,你會發現家門口幾塊錢的煎餅果子自有它的美味之處,難以被精致的芝士蛋糕取代;而國畫山水花鳥並不因其色彩而顯得單調或艷俗,它自有逼真寫實的油畫所不能模仿的寫意的神韻。
我們受到老腔的震撼,發現上述各種事物的美麗與感動,本質上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對民間文化的再發現與再探索黑暗的隧道,是對中國文化自信的重拾。其實,這種自信是我們本應擁有的,但由於種種原因,曾落後過的中國人,被近代史的車輪趕得連滾帶爬,便急匆匆將長袍馬褂兒一把扯下鉆進西裝革履。這固然是明智的措施,卻未免過於幹脆絕對。當我們過分追捧外來文化,卻對傳統文化視而不見,追求流行和洋氣,而將民族文化歸於俗物,拋棄生養中華民族的這一方水土,無疑是對中華民族本身最質樸自然一面的忽視。這豈不是暴殄天物?
好在。仍有老腔一聲吼直擊心底。讓我們跟隨這份震撼,重新審視腳下的土地。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