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自己也放在那裏了

知道這部電影是兩年前它還沒有開機時,一個不能稱作相識的朋友介紹了這部電影開機的事情。還附上了一段摘抄:
“周邊的外圍有空白與實體完全合為一體的空間,過去與未來構成無隙無限的圓圈,裏面徘徊著不曾被任何人解讀的符號,不曾被任何人聽取的和音。”
簡直就像是在描述我當時的處境,都市之間出現了的一道邊界,將生活的瑣碎都撥歸一處,生活在此中的人怡然自得,外界的人卻很難去了解這種規則,或者說因為我們被篡改的目的,讓我們無法覓得這個規則。
後來知道這是格倫離開後的新作,於是對這部電影便有多了一分期待和喜愛。雖說如此,但是等待這個電影的念頭,很快就被淹沒在一堆雜事之中了。
近日再找回這個念頭,便想更快些看到。開篇的音樂和色調,迷茫憂郁但是又勤勤懇懇工作的男子,用開朗和大笑來掩蓋自己生活艱辛的女子,都像極了同一種獨特的氛圍會發出的感覺。
於是想起來改編的小說作家是誰了。他筆下的男子,都是看似木訥而實際上情感豐沛的人,他會被過去的記憶牽引住,被過去的感情困住。活潑的女子出現,主動向他展示自己的天真和積極,男子通過接觸女子的生活,意識到自己生活的實際模樣。最終女子的離開,會讓這個男孩得到成長,就算他早已過了孩童的年紀。這就是作家筆下的特點,還有片段化的描寫,讓人從一段情感的投入中抽離又投入到另外一個情景之中,非連貫的敘事方式。這兩點,電影都擬真得無可挑剔。
因為片段式的敘事方式,人稱的轉換,讓這個故事在同樣的時間段內獲得了多種解讀的方式,且每一個都不算違和。劇情並非令人驚艷的所在,但是那種沈默的迷茫,會慢慢地留著,比劇情更長久地保存著。
我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截下了兩張圖,其中一張是男子駕車頭也不回地離開遠處燃燒著的汽車。看的時候沒有細想的,現在覺得,他把自己也留在遠處燃燒著的火焰裏了。可能是完全的自己,也可能是過去的自己,盡管他在逃離,他也無可避免地燃燒著。

推薦內容